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臺灣的第一顆IC,就誕生在張俊彥的實驗室

  張俊彥是臺灣首位工學博士、曾任教成大電機系、交大電機系,並擔任交通大學校長八年,推動首座國家級半導體中心成立,驅動臺灣IC設計產業的發展。他不僅為臺灣培育出無數半導體人才,包括科技部長陳良基、奇景光電創辦人吳炳昇等;亦為交大擘畫新局,像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發展人文科系與推行通識教育等。更在其晚年推動國家矽導計畫,為IC設計產業注入更多活水,對半導體產業及學術的貢獻良多。

  回首他的一生,曾背負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的身分,求學、就業皆受到阻礙,所幸在母親堅毅守護與其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完成博士學業,從而以優異的學術實力揚名國際,為臺灣第一位以中華民國國籍獲得美國國家工程院頒發院士頭銜,使我國國旗首度飄揚在美國國家工程學院會場。

  本書如實呈現張俊彥的一生,從其人生歷程體會他勇於面對考驗的無畏精神;並特別收錄其婚姻及居家生活的日常面貌,讓我們對這位推動臺灣半導體研究的時代巨人,有深一層的瞭解。

  這位「愛因斯坦迷」相信,藉著精神的更高能量,可以破除命運羈束,而他也堅持這樣的信念,勇於戰勝每個挑戰與困境,成就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敏銓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美國史丹福大學法學博士、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美國約翰馬歇爾法學院客座教授。

冉曉雯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教授。國立交通大學電子所博士。2011 年獲吳健雄學術基金會頒第四屆台灣女科學家「新秀獎」。2010年及2016年分別獲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頒 「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以及「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
 

目錄

【代序】臺灣半導體界的先驅 交通大學代理校長 陳信宏
 
第一章   變色的童年
第二章   父親的家書
第三章   愛因斯坦迷的沉思
第四章   奮力向學
第五章   臺灣半導體的曙光
第六章   從業界到學界
第七章   重返交大
第八章   校長的遠見
第九章   再度站上研究第一線
 
【特別收錄】
一輩子的英雄──我的爸爸/張維倫
阿公/張祐珩
 
【後記】
雖行過死蔭幽谷,也不怕遭害 王敏銓
科學的對話是我永遠的記憶 冉曉雯
 
【張俊彥生平大事紀】
 

代序

臺灣半導體界的先驅/交通大學代理校長 陳信宏


  張俊彥校長童年歷經苦難、流離失所,而後受限於政治環境,出國求學受阻,但他總能將挫折轉化為力量。在父母親堅毅精神的浸染下,不負母親殷殷叮囑「張家人絕不可以輸給任何人」的期盼,成為臺灣教育史上第一位本土工學博士。

  張校長於1960年進入交大電子研究所就讀,投入半導體研究;1964年建立我國首座半導體研究中心,研製出臺灣第一枚積體電路,並為半導體產業培育無數優異人才,帶領臺灣高科技產業起飛。四十年後,他憂心臺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競爭中的地位,在當時陳水扁總統支持下提出國家矽導計畫,規劃晶圓代工轉向軟體與設計為主的產業形態,使臺灣成為全球IC設計中心,創造第二次的產業躍升。

  張校長一生也奉獻予交大:爭取固態電子系統大樓、國家次微米元件實驗室的設置,開展半導體產業新世代。擔任交大校長期間,爭取設立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電資大樓所在的6.05公頃校地所有權;更與產、官界多次懇談溝通,獲得臺北、臺南及竹北校區校地,為母校拓展學術場域。卸下校長職位的十年間,仍持續在校內奔走,對教育的熱忱、對交大的擘畫,他未曾停歇。

  不論是學術研究,還是產業發展,張校長通古今之論,貫萬物之理,運用本土資源成就世界級成果,勇於作一個先行者與前瞻者,航向未知領域,並驅策身邊的人與之同行。他時常自忖「台灣未來的十年、二十年要怎麼走?」古有云:「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莫為終身之計,而有後世之慮。」張校長懷抱大志,一步步為台灣奠定學術與產業基石,是逐夢踏實的最佳典範。

  本書記載了張校長人生路程的智慧精華及台灣半導體演進史。感謝交大科法所王敏銓教授悉心隨側採訪編撰、光電系冉曉雯教授回顧張校長學術研究的貢獻,以及張校長得意門生──成大電機系蘇炎坤名譽講座教授、分享張校長在成大任教以及退休後回到研究前線的生活,讓張校長成就非凡的一生得以流傳,彌足珍貴。

  我想,張校長溫暖謙和、果敢堅毅的樣貌,以及神采奕奕穿梭於交大校園間的身影,將是所有交大人共同的美好回憶,永誌不忘。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61430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變色的童年(摘錄)
 
1937 年10 月12 日,張俊彥出生於日治時期的高雄鳳山小學教師宿舍。父親張木火先生是南投竹山人,當時任教於高雄鳳山小學,母親鄭淑玉女士是鳳山當地富家閨秀。祖父張草是雲林人,後遷徙至竹山務農,張俊彥出生之前已經過世。張俊彥對祖母還有些許印象:「她抱著我一直親,親得滿臉都是。」
 
張家來自福建漳州,八代務農。張木火出身農家子弟,靠苦讀考上臺中師範學校,在當時竹山是第一人,畢業後分發到高雄鳳山小學任教。經人(鄭淑玉之友)介紹,認識富商鄭家二小姐鄭淑玉,但二人算是自由戀愛而結婚。張俊彥母親本名罔市,婚後改名為淑玉。
 
對於外祖父家,張俊彥還有深刻印象。經商有成的外祖父在鳳山擁有兩棟五進的大宅第,「從三民路直通到大東路!」張俊彥回憶說。幼時張俊彥常到外祖父家玩,特別愛在院子裡爬到樹上吃桑椹,吃得滿臉麻花、沾滿桑椹汁。
 
有張1940 年元旦、在外祖父鳳山宅第後門的家族合影,背景是巍峨高牆與氣派門楣,隱約可見內院裡的蓊鬱林木,可以看出張俊彥外祖父是當時的富賈。前排左方,張俊彥被父親張木火抱在懷中,流露出天真無邪的神情。
 
幼年時光優渥幸福
 
張俊彥的父執輩中,大姨父林景元是較為出名的人物。林景元是臺灣早期的數學家,臺北師範學校畢業後任教於臺北二中(今成功中學)。林景元娶了鄭家大小姐,雖然居住於臺北,但大阿姨與淑玉的感情相當好。林景元著有相當多的數學參考書,是當時被學校廣為採用的參考書籍。
 
張俊彥幼時家境算是富足,「優渥」與「幸福」是張俊彥用來描述童年時光的用詞。母親是商賈大家閏秀,外祖父家富裕程度幾乎可用「吃干貝當零食」形容。父親雖出身農家,但師範畢業後於小學任教,日治時期教員薪水相當不錯,所以張俊彥家也還過著寬裕生活。張木火甚至存了一點錢,在大貝湖畔(今澄清湖)買了片山坡地,出租給人種鳳梨。張俊彥曾開玩笑說,若那片山坡地沒賣,現在早已價值上億了!
 
張木火個性耿直,不僅是位熱血青年,也是很有風骨的讀書人,任教期間曾因學校校長手腳不乾淨而揭弊。張俊彥轉述母親的說法,張木火曾拿著掃帚,說要掃校長的全身,而追著校長滿校園跑。這是父親的讀書人風骨,也是張俊彥一再告訴兒子們的故事。
 

 

 

 

日前,前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剛剛轉型為電商主播,在抖音上獨家直播,在首場3小時的直播過程中,22款產品輪番出場,最終整場直播觀看總人數超過4800萬、總銷售件數逾91萬、支付交易總額突破1.1億,創下了抖音直播的歷史紀錄! ... 作為一個名人,從新東方的段子手老師,到創立牛博網、老羅英語、錘子科技,羅永浩一直走在創業的路上,一次次的失敗從未將他擊倒!可懷揣著情懷和理想的他,如今卻走上了一名網紅的道路,不少人質疑他,老羅,你還是那個老羅嗎? 在首場直播不久,今天又曝出羅永浩再次收到「限制消費令」,被限制高消費。雖然今天羅永浩發博澄清,這是之前的限消令,實際上已經取消了,因為是周末所以有些延遲。但難免還是讓人為之擔心。 ... 要知道,羅永浩傾注最多感情的錘子手機,因為供應鏈跟不上、產量跟不上、以及產品質量等問題, 從2018年開始就被很多供應商堵門催債,在債務危機的影響下,錘子手機也一直處於掙扎的邊緣。 羅永浩不得以卸任了錘子科技的董事長,他因為連帶責任,至今仍有3億債務未償還。羅永浩本可以選擇申請破產的方式來規避部分債務,但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通過各種渠道來償還債務。 現在選擇直播帶貨,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方式。他倒也非常坦誠,承認自己做主播就是為了償還債務。 ... 從這一點上來看,老羅面對債務沒有逃避,也算是真的勇士!但他心中是否有一絲失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zyBR45L.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3600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潭子肌肉、關節莫名痛看什麼科台中手抖看什麼科神岡淺眠或多夢改善中醫診所
北屯心悸治療中醫 豐原肩頸痠痛中醫推薦 看診認真的中醫診所霧峰大量出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雅發燙感看什麼科 大家都推薦這間中醫診所大里睡眠障礙治療中醫 北屯口乾舌燥治療中醫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中醫診所太平區躁鬱恐慌改善中醫診所 神岡肩膀緊繃酸痛看什麼科 最推薦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wob1mxox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